歷史人物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13 09:00
瀏覽:13.4K
摘要:曹奐(246年 -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末代皇帝(260年6月27日-266年2月4日),魏武帝曹操之孫 ,燕王曹宇之子,魏明帝曹睿養(yǎng)子 。正始七年(246年),生于燕王宮,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xiāng)公,甘露五年(260年),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為成濟(jì)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以曹奐奉明帝之祀,立為皇帝。 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11 09:58
瀏覽:21K
摘要:蓋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德國著名劇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42個劇本,20多本長短篇小說,10多部詩歌、童話、傳說,還翻譯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和寫了3部自傳體作品,是德國歷史上少見的多產(chǎn)作家,也是位多才多藝的文學(xué)巨匠。人物生平童年時代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出生在西里西亞北部的小鎮(zhèn)上薩爾茨布倫,他的父母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一家旅館,他有兩個哥哥格奧爾格·霍普特曼、卡...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11 09:57
瀏覽:12.1K
摘要: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詩人、文學(xué)家、社會活動家、哲學(xué)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修行:生命的證悟》等。 泰戈爾是印度的孟加拉族,孟加拉語才是他的母語,泰戈爾的作品絕大多數(shù)是用孟加拉語寫就的。...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11 09:56
瀏覽:20.2K
摘要: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xué)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是20世紀(jì)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另外,羅曼·羅蘭還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jìn)行不屈的斗爭,他積極投身進(jìn)步的政治活動,聲援西班牙人民...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11 09:55
瀏覽:26.3K
摘要:魏爾納·海頓斯坦姆(瑞典語:Carl Gustaf Vernervon Heidenstam,又譯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詩人、小說家,1912年成為瑞典學(xué)院院士,1916年為“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shù)領(lǐng)域中豐碩、多樣而有出色成就” ,獲頒諾貝爾文學(xué)獎。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愛國熱情,主要作品有詩集《朝圣年代》(...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2:02
瀏覽:26.9K
摘要:曹沖(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huán)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夸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人物生平童年稱象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環(huán)夫人所生。少年時就敏于觀察,十分聰慧。曹沖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dá)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當(dāng)時孫權(quán)曾送來一只很大的...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2:01
瀏覽:29.5K
摘要:曹昂(?-197年),字子修,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長子,劉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yǎng)大。聰明且性情剛膽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然襲擊,曹昂為救曹操負(fù)責(zé)斷后,與大將典韋一同戰(zhàn)死於宛城。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追封謚號豐悼公,黃初五年(224年)又進(jìn)一步追封為豐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謚號豐愍王。人物生平舍馬救父...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2:00
瀏覽:30.7K
摘要:曹勤,無字(因未成年就早夭所以沒有取字),沛國譙人。魏武帝曹操第十八子,母為曹操寵妾孫姬,籍貫來歷不詳。曹勤還未成年便病逝。曹勤未娶妻,無子嗣。歷史記載《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1.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陳思王植、蕭懷王熊,劉夫人生豐愍王昂、相殤王鑠,環(huán)夫人生鄧哀王沖、彭城王據(jù)、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袞,秦夫人生濟(jì)陽懷王玹、陳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陽閔王矩,王昭儀生...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1:04
瀏覽:15.5K
摘要: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無后。人物生平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無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曹均之子曹敏奉矩后,封臨晉侯。黃初三年追封謚矩為范陽閔公。太和六年,追進(jìn)矩號曰范陽閔王。歷史記載《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范陽閔王矩,早薨,無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臨晉侯。黃初三年追封謚矩為范陽閔公。五年,改封敏范陽王。七年,徙封句陽,太和六年,追進(jìn)矩號曰...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1:02
瀏覽:11.4K
摘要:曹均(?-219年),曹操之子。母為周姬。奉叔父薊恭公彬后。漢·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子抗嗣。魏文帝追進(jìn)公爵,謚曰安公。人物生平曹均(?-219年),曹操之子。母周姬。奉叔父薊恭公彬后。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封樊侯。.二十四年(219年),薨。兒子曹抗嗣爵。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追進(jìn)公爵,謚曰安公。歷史記載《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樊安公均,奉叔...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1:01
瀏覽:33.5K
摘要: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宗室,魏武帝曹操與環(huán)夫人之子,鄧哀王曹沖同母兄弟。太和六年,封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將軍輔政,不果。其子常道鄉(xiāng)公曹奐,是魏國末代皇帝,史稱魏元帝。晉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寧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變遷曹宇,曹操與環(huán)夫人所生,曹沖、曹據(jù)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奐之父,娶張魯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xiāng)侯。...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1:00
瀏覽:29.4K
摘要:曹茂,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兒子,魏明帝曹睿時期被冊封為聊城王,齊王曹芳時期被徙封為樂陵王。人物簡介曹操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除了早夭的幾個和過繼出去的曹均,在曹丕當(dāng)國之時只有曹茂一人沒有封王。 史書中說的很明白,"茂性泬佷,少無寵於太祖。"公侯之家,一個性格倨傲而缺乏教養(yǎng)的人是很難贏得別人好感的,曹茂就是典型。因為"泬佷"竟然讓身為皇帝的曹丕不顧天家顏面而"獨不王",...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0:04
瀏覽:33K
摘要:魏武宣皇后卞氏(159年-230年),瑯邪開陽(今山東臨沂)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繼室),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陳思王曹植、蕭懷王曹熊的母親。原本是倡家,即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家庭,后來與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廢,卞夫人成為曹操的正妻。曹丕繼位后尊其為皇太后,曹睿繼位后尊其為太皇太后。卞后在太和四年去世,與魏武帝曹操合葬高陵。天命玄鳥三國志11游戲造型卞氏,祖籍瑯邪開陽(今山東...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0:02
瀏覽:18.9K
摘要: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nèi)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jù)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fù)經(jīng)濟(jì)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chǔ)。曹操在世時,擔(dān)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3-05-07 10:00
瀏覽:19.1K
摘要: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zhèn)大董故莊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和今文經(jīng)學(xué)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tǒng)地提出了“天人感應(yīng)”、“大一統(tǒng)”學(xué)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jìn)?!薄⑼泼骺资?抑黜百家"的主張為武帝所采納,使儒學(xué)成為中國社會...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