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
薏米(Coix lacryma-jobi?var.?ma-yuen?(Romanet duCaillaud) Stapf),禾本科薏苡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寬大開展;總狀花序腋生,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總苞橢圓形;穎果大,長圓形,腹面具寬溝,質(zhì)地粉性堅實,白色或黃白色;花期為7—9月;果期為9—10月。薏米原產(chǎn)于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分布在亞洲熱帶、亞熱帶,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和中國等地,在中國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西等地區(qū)。薏米生于溫暖潮濕的十邊地和山谷溪溝,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灌溉方便的地方,耐澇,不耐旱,土壤以肥沃、深厚、潮濕、粘質(zhì)土壤為好。薏米的繁殖方式通常是播種繁殖。薏米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的藥食皆佳的糧食之一?!稗裁住币幻钤缬涊d于《藥品化義》:“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本草綱目》謂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散濕。炒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薏米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在日本,薏米也被列為防癌食品。薏米不但可以食用,還能作為飾品佩戴,薏米種子黑白條紋相間,漆明發(fā)亮,被人稱為假玉石,將一粒粒薏米穿起來做成手鏈,可同玉石飾品相媲美。
一年生草本。稈高1-1.5 m,具6-10節(jié),多分枝。葉片寬大開展,無毛??偁罨ㄐ蛞干?,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上部,具5-6對雄小穗。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為甲殼質(zhì)的總苞所包;總苞橢圓形,先端成頸狀之喙,并具一斜口,基部短收縮,長8-12 mm,寬4-7 mm,有縱長直條紋,質(zhì)地較薄,揉搓和手指按壓可破,暗褐色或淺棕色。穎果大,長圓形,長5-8 mm,寬4-6 mm,厚3-4 mm,腹面具寬溝,基部有棕色種臍,質(zhì)地粉性堅實,白色或黃白色。雄小穗長約9 mm,寬約5 mm;雄蕊3枚,花藥長3-4 mm。染色體2n=20?;ü?-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