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13.4K
1940

海洋真光層

海洋中有陽光透過、光合作用得以發(fā)生的水層。

在真光層中,浮游植物或其他海洋植物可以充分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是水柱中支持凈初級生產力的部分,海洋真光層大約有200米深。真光層的厚度隨著季節(jié)、緯度、水體的濁度以及日光強度變化而變化。真光層內的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供海洋生物使用,同時存在的浮游動植物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此,雖然真光層是海洋光巨大水體中很小的一層水體,但是卻是最活躍的水層。


真光層光學特征

真光層又稱透光層或陽光直射層,是浮游生活區(qū)的最上層水體,大約占據25%的海水。通常來說,太陽光中有一半以上的光波被1米內的海水吸收,即整個紅光光譜都被此區(qū)域吸收。當陽光到達10米水深時,整個黃光光譜也被吸收,只剩下20%的光線仍然可見。大多數海洋生物不會生活在這個區(qū)域下面。大約50~70米深的地方,所有的綠光都被吸收,在這個水層中發(fā)生的光合作用都只能使有機體保持生命,沒有額外的光能作為能源來供給生命生長和繁殖。從這到大約100米的深度,只有0.5%的陽光可以利用——包括藍光到紫光的光譜。任何光合生物都不可能在這里生存下來,而陽光到達200米水深,只剩下表面光線的0.005%,幾乎完全黑暗。


真光層生物多樣性

真光層區(qū)域的溫度范圍在0~38℃之間,壓力在1~20標準大氣壓(101.325~2026.5千帕)之間。海洋真光層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動物、大型浮游動物、超大型浮游動物及游泳動物。 隨著生命的演化,真光層中的動植物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以進一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例如,大多數生活于此的植物或藻類形成了獨特的身體結構,以便輕松地支撐它們的重量并漂浮在海洋中,或者牢牢固定于合適的環(huán)境中。此外,生活在真光層的大多數動物都形成了頂部深色、底部淺色的遮蔽色以躲避捕食者。此外,多數魚類具有流線型的身體和豐富的脂肪以在不同深度生存及快速游動。

海洋.png

1940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黑暗食物鏈
下一篇:海洋食物鏈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