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角牛羚
摘要:轉(zhuǎn)角牛羚(學(xué)名:Damaliscus lunatus ):是哺乳綱、??频囊环N食草動物。頭體長150-205厘米;雄性肩高104-126厘米,雌性肩高105-118厘米;尾長40-60厘米;體重量75-160千克。雌雄都有角。體背及上體覆蓋有一層短而有光澤的皮毛,一般都是銹紅色或棕褐色,黑色的腳部及胸部,胸部及下體有紫色斑點。 [閱讀全文]
摘要:轉(zhuǎn)角牛羚(學(xué)名:Damaliscus lunatus ):是哺乳綱、??频囊环N食草動物。頭體長150-205厘米;雄性肩高104-126厘米,雌性肩高105-118厘米;尾長40-60厘米;體重量75-160千克。雌雄都有角。體背及上體覆蓋有一層短而有光澤的皮毛,一般都是銹紅色或棕褐色,黑色的腳部及胸部,胸部及下體有紫色斑點。 [閱讀全文]
摘要:斑紋角馬是??平邱R屬的食草動物。體重140-290千克,體長170-240厘米,身體健壯,四肢細長,頭大吻長,角像牛角,肩部比臀部高。大多為銀灰色,身體兩側(cè)有深色縱紋,鬃毛、尾和面部黑色,頰部白色,頦部和喉部有深色的毛,幼角馬出生時呈黃紅色,后漸趨向于成年角馬的毛色。雌雄都有角,伸向外側(cè),末端向上彎曲。 斑紋角馬體型及頸部的鬃毛和馬類似,而角馬頸的形狀和角的形狀卻和牛相似。所以,被叫“角馬、長牛角的馬”。 [閱讀全文]
摘要:白尾角馬(學(xué)名:Connochaetes gnou):是哺乳綱、牛科、角馬屬的一種。體重110-157千克,雄性肩高111-121厘米,體長可達2米,雌性稍小。它們的皮毛顏色從深棕色到黑色,雄性比雌性暗。夏季,兩性的皮毛顏色都變得較淺,冬季則變得蓬松。雌雄皆有角。成對的角向下、向前、然后向上彎曲,像鉤子一樣,長達78厘米,雌性略細、略短。角的底部被加寬和壓平,形成一個保護罩。 [閱讀全文]
摘要:亨氏牛羚是哺乳綱、牛科、狷羚亞科的食草動物。又稱為“四眼狷羚”,這是因它們那大型的眶下腺。體長120-205厘米,肩高100-125厘米,尾長30-45毫米;體重80-118千克。腿長,身體長,額頭略微突出,且脖子較短。毛皮是沙褐色的,耳朵白色,頂端有黑色,尾巴白色。雄性和雌性都有角,角上有明顯的環(huán)狀。 [閱讀全文]
摘要:高角羚是偶蹄目牛科高角羚屬哺乳動物,又叫廣角羚、黑斑羚。臀部兩側(cè)有豎黑斑,后足跟部有黑色斑。雌性沒有角;雄性的角很長,而且呈豎琴狀,角可達0.5-0.8米。平均壽命為12年。 [閱讀全文]
摘要:皇檉柳猴(學(xué)名:Saguinus imperator),狨科檉柳猴屬動物,是一種狨猴。長著兩綹長長的白色胡須,習(xí)慣安靜的坐在一處進食休息。威風(fēng)的胡須加上安靜所產(chǎn)生的嚴(yán)肅,使它的英文名稱“Emperor tamarin ”名副其實(Emperor是“君”的意思)。另一種說法,它被稱為“皇”是因它像德國的威廉二世。毛皮主要是灰色,胸部有黃色斑點。棲于熱帶雨林或熱帶森林草原的樹冠上層,很少到地面活動。吃水果、堅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亦食昆蟲、蜘蛛、青蛙、小蜥蜴和鳥蛋。 [閱讀全文]
摘要:藪羚(學(xué)名:Tragelaphus scriptus):體長100-125厘米,肩高90厘米,重量45-80千克。雄性略大。主要呈棕紅色或黃褐色。它們有明顯的垂直斑紋,雄性具螺旋形長角。共有11個亞種,皮毛和臉部的白色條紋和斑點具有不同的圖案,這取決于分布地理不同的亞種。 [閱讀全文]
摘要:婆羅洲猩猩,是靈長目人科猩猩屬的哺乳類動物。其體毛長而稀,紅色,粗糙,幼年毛發(fā)為亮橙色,某些個體成年后變?yōu)槔跎蛏詈稚C娌亢谏?,幼年時的眼部周圍和口鼻部為粉紅色。雄性臉頰上有明顯的脂肪組織構(gòu)成的“肉墊”,具有喉囊。牙齒和咀嚼肌相對較大。雄性體型比雌性大。 [閱讀全文]
摘要:日本鬣羚(學(xué)名:Capricornis crispus)是??啤Ⅶ嗔鐚賱游?。日本鬣羚外觀與山羊相似。身體長度為80-180厘米。肩高為50-94厘米。尾巴長度為6-16厘米。角平均長度為12-16厘米。重量為25-140千克,體重在性別上差別不大。它們的皮毛為深棕色,但在其范圍的北部,顏色較淺。日本鬣羚的眼部腺體會分泌出種類似醋的物質(zhì),它們用這種物質(zhì)作為劃分領(lǐng)地的標(biāo)示。 [閱讀全文]
摘要:捻角山羊是偶蹄目牛科山羊?qū)俨溉閯游?,又名猾。冬毛長而發(fā)亮,以灰色為主,到夏季變成赤褐色;下體毛色較淺,四肢的下半截前緣有一條黑紋;尾巴黑褐色。雄羊胡須黑白色,從額部垂下向后延至喉部;由肩頸部至前胸有粗糙而厚密的長毛。角呈螺旋錐狀各向左右上方卷曲,角上棱紋從后面長出,雌獸的角既短小又只有一兩個旋。平均壽命12-13歲。 [閱讀全文]
摘要:雙峰駝又別名野駱駝。雙峰駝是偶蹄目駱駝科駱駝屬的哺乳動物。體形似家養(yǎng)雙峰駝,但駝峰較小,盤蹄較窄,耳亦較??;背具雙峰,頸長彎曲。頸下毛,四肢外側(cè)上端體毛及尾毛均短;毛呈沙黃褐棕色,吻部稍灰 。雙峰駝嗅覺十分靈敏,耐饑渴,可以10多天甚至更長時間不喝水,在極缺水時,能將駝峰內(nèi)的脂肪分解,產(chǎn)生水和熱量。雙峰駝還耐高溫、嚴(yán)寒,抗風(fēng)沙,善長途奔走,在短時間內(nèi)可奔跑數(shù)百千米。 [閱讀全文]
摘要:犀牛甲蟲(Phileurus didymus)隸屬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熱帶地區(qū),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種類最為豐富,非洲和大洋洲種類較多,亞洲種類相對較少。在我國云南已發(fā)現(xiàn)有7屬12種。 [閱讀全文]
摘要:切葉蟻是膜翅目切葉蟻科昆蟲,是數(shù)十種能夠切割葉子的螞蟻的通稱。頭長略大于寬,后頭緣寬凹;上顎具1—2枚明顯端齒及7—8枚弱的齒突;須式4:3;唇基中部凸,端緣兩側(cè)常具齒狀突;觸角12節(jié);復(fù)眼小至中等;腹胸短粗;前胸背板肩角明顯,背板縫不明顯;并胸腹節(jié)刺較弱;足短粗,缺中后足脛節(jié)距;第1結(jié)節(jié)近方形,不具結(jié)前柄;第2結(jié)節(jié)圓形;螯針小。因會切割樹葉而得名。 [閱讀全文]
摘要:大猩猩(學(xué)名:Gorilla):是靈長目、人科、大猩猩屬類人猿的總稱。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現(xiàn)存所有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四足狀態(tài)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時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75米高,因為大猩猩的膝蓋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實際身長比這個高度還要長一些。雄性比雌性體大。體重一般雌性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體型雄壯,面部和耳上無毛,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下顎骨比顴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長,兩臂左右平伸可達2-2.25米。人工園養(yǎng)的大猩猩體型最 [閱讀全文]
摘要:鷹,是鷹形目鷹科鷹屬的鳥類。鷹的喙和爪子都是彎鉤形,鋒利無比;體格強壯,骨骼結(jié)實,雙腿肌肉緊實;雙翼羽毛粗硬,動作迅猛,飛行速度快。眼睛銳利有神,眼珠的顏色與爪子的形狀都和獅子如出一轍;呼吸粗重,叫聲嘹亮。雌鳥比雄鳥體型大。 鷹用膺部攻擊其他鳥類,故名。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