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羚
水羚是偶蹄目??扑鐚俨溉閯游铩sw色主要為紅棕色或栗色,腹部、喉部、嘴部及眼睛外圈為白色;外形最大的特點是臀部有一環(huán)形白毛,以尾巴為中心形成白圈。只有雄羚有角,角細長,從頭頂開始向兩邊長,再向中間對彎,然后兩只角同時向前弓。
水羚分布自南非、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向北至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喜歡近水的濕地,當雨季河水泛濫時,就會往灌木林遷移。水性很好,在遇到危險時能快速游泳逃跑。白天活動,夜間在附近叢林中睡覺。常在水邊喝水或在水中覓食,喜吃水草。數(shù)十只雌羚和幼羚成群的共同生活,雄羚卻單獨劃定一定的林地生活。懷孕期為240天,在8-12月左右生產(chǎn),一胎產(chǎn)一仔。
水羚是中型羚羊,?看起來有一種原野之神的氣韻,算得上是最受人類喜愛的羚羊之一。
形態(tài)特征
水羚是中型羚羊,肩高100-130厘米,身長177-235厘米,尾長33-40 厘米,體重150-250千克。體色主要為紅棕色或栗色,腹部、喉部、嘴部及眼睛外圈為白色。雄羚隨年齡增長毛色加深,一般有黑或紅色斑點,斑點的顏色隨亞種不同而稍有變化。最大的特點是臀部有一環(huán)形白毛,以尾巴為中心形成白圈。只有雄羚有角,角細長,長約45-92厘米。蹄的形狀適合該物種在沼澤活動。
具有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體質(zhì)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cè)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于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于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zhì)有褶皺,齒冠磨蝕后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于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nèi)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zhì)套(角鞘),套在骨質(zhì)的角心上(骨心),并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jīng)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棲息環(huán)境
水羚多生活于沼澤等潮濕地帶,喜歡近水的濕地,因為濕地容易得到飲水及食物。尤其是含有濕生植物的泛濫平原。當雨季河水泛濫時,水羚就會往灌木林遷移。會在灌木林及大草原近水的地方吃草。雖然它們的水性非常好,在遇到危險時能快速游泳逃跑,但它們平時并不喜歡進入水中。
生活習性
水羚是白天活動的動物。家族一般有三十頭左右。雌性水羚在生育了小羚后會聚集成數(shù)十只到上百只的大群。雄性在6-7歲最具實力,它們會占有150-625畝的領(lǐng)地,為保護自己的領(lǐng)域而與其他雄性爭斗。這種靠實力爭得的領(lǐng)域能保護到十歲左右。水羚的身體有著難聞的味道。一般獅子都不會獵殺它們,除非在非常饑餓的情況下才會獵殺它們。
草食性,喜洪水泛濫區(qū)的濕生草。為了得到食物,水羚可以到深至腹部的水中覓食。干冷的天氣水羚可以不需要飲水,但在干旱的天氣則需要一定量的水。甚至一天喝三次。雄羚和雌羚一般不在一起生活。雌羚和幼羚多在水邊生活,而雄羚則對水的需求不高,固多生活在離水源較遠的陸地。雄羚一般會與其他成年雄羚組成一個單身群體。在發(fā)情期會與其他雄羚互相爭斗以取得交配領(lǐng)先權(quán)。雌性群體則比較開放,隨時會改變?nèi)后w的組成或大小。群體中沒有一定的領(lǐng)袖。在各個群體中,除了母羚和幼羚在生產(chǎn)后的一年內(nèi),其他的水羚都少有個體間的互動。水羚活躍于日出前后數(shù)小時。
分布范圍
原產(chǎn)地: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加納、幾內(nèi)亞、幾內(nèi)亞比紹、肯尼亞;馬拉維、馬里、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nèi)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蘇丹、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贊比亞、津巴布韋。
繁殖方式
在交配期,會形成一個交配區(qū)。因為水羚的棲息地會受不穩(wěn)定的河水影響而有所改變。雌羚會在發(fā)情期的第一天進入交配區(qū)和一只或多只雄羚進行交配。在交配區(qū)中,由居領(lǐng)先權(quán)的雄性主控,但當它精疲力盡時,其他雄羚就會取而代之。
雌羚性成熟時間為12-14個月,而雄羚則需要14至18個月達到性成熟。在9月至次年的2月雨季時交配,而幼羚大多數(shù)在雨季后出生(8月至11月),妊娠期為8.5-9個月,每胎一仔,很少二仔。母羚一般選擇單獨或在小群體中生產(chǎn),它會尋找一個乾燥及隱密的地點,產(chǎn)后幼羚亦會在生產(chǎn)地匿藏二到三個周。母羚在早上及旁晚哺喂幼羚。三周后,幼羚將與其他的幼羚組成一個幼羚群體,但幼羚仍然依賴母羚,母親臀部具有醒目標志的白圈就是小羚的識認符。群體大小約50只幼羚。幼羚到6或7個月大時斷奶,開始學習獨立。?
亞種分化
類群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IUCN | |
---|---|---|---|---|
1 | 迪氏水羚群 | Kobus ellipsiprymnus defassa | Rüppell, 1835 | 近危(NT) |
2 | 普通水羚群 | Kobus ellipsiprymnus ellipsiprymnus | Ogilby, 1833 | 無危(LC) |
亞種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水羚維多利亞湖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adolfifriderici | Matschie, 1910 |
2 | 水羚施氏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annectens | Schwarz, 1913 |
3 | 水羚贊比亞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crawshayi | P. L. Sclater, 1894 |
4 | 水羚埃塞俄比亞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defassa | Rüppell, 1835 |
5 | 水羚指名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ellipsiprymnus | Ogilby, 1833 |
6 | 水羚烏干達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harnieri | Murie, 1867 |
7 | 水羚坦桑尼亞南部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kondensis | Matschie, 1911 |
8 | 水羚索馬里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pallidus | Matschie, 1910 |
9 | 水羚安哥拉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penricei | W. Rothschild, 1895 |
10 | 水羚肯尼亞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thikae | Matschie, 1910 |
11 | 水羚萊基皮亞高原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tjaederi | L?nnberg, 1907 |
12 | 水羚乍得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tschadensis | Schwarz, 1913 |
13 | 水羚塞內(nèi)加爾亞種 | Kobus ellipsiprymnus unctuosus | Laurillard, 1842 |
保護現(xiàn)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xiàn)狀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qū)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zhì)量,種群規(guī)模,分布區(qū)域碎片化),種群數(shù)量趨勢穩(wěn)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超過一半的水羚生存在保護區(qū)內(nèi),約有60%的迪氏水羚和超過一半的普通水羚在保護區(qū),另外13%在私人土地上(East 1999)。該物種生活在Niokolo-Koba(塞內(nèi)加爾)、Comoe(科特迪瓦)、Arly-Singou、Nazinga(布基納法索)、Mole和Bui(加納)、Pendjari(貝寧)、北部省的國家公園和狩獵區(qū)(喀麥?。?、Manovo-Gounda-St、弗盧利斯(中非共和國)、穆卡拉巴(加蓬)、加蘭巴和維龍加(剛果金沙薩)、阿瓦什谷和奧莫馬古穆勒(埃塞俄比亞)、默奇森瀑布和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烏干達)、塞倫蓋蒂、莫沃諾什基戈西、烏加拉河和Katavi-Rukwa(坦桑尼亞)、Kafue(贊比亞),但其中大約一半物種數(shù)量因偷獵而下降。普通水羚的重要種群發(fā)生在Tsavo,Laikipia,Kajiado,納庫魯湖和肯尼亞的沿海牧場,坦桑尼亞的Tarangire和Selous-Mikumi,贊比亞的Luangwa谷和克魯格的Hluhluwe-Umfolozi和私人土地(南非)。
趣聞軼事
在納米比亞的昂格瓦荒野保護區(qū),49歲的業(yè)余攝影師英格里德·布恩瑟拍到一只怪異的水羚。它的一只角呈向下彎曲狀并偏向一側(cè),非常惹人注目。布恩瑟是德國科隆人,曾在非洲游歷多年。在此之前,她從未見到過如此怪異的水羚。
布恩瑟說:“看到這只水羚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拍下來。它真的是太不尋常了,我此前從未見到過類似這樣的水羚。我不知道它的角為何彎曲成這個樣子,它似乎也不是很在意?!?/p>
布恩瑟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她指出:“我覺得這種現(xiàn)象非常獨特而罕見。如果一只獅子距離你很近并且還擺好姿態(tài),所有人都能拍到堪稱完美的作品。這頭水羚雖然其他方面平平常常,但它的角實在是太獨特了。一生當中,這樣的拍攝機會我可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