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21K
4905

十力語要

作品簡介

本書凡四卷,主要內(nèi)容為門人節(jié)錄匯編熊十力先生論學(xué)書信,以及記錄熊先生語錄,另外還有少量短文、傳記等,并由熊先生親定。于1935年開始分卷單行,后匯集成書,于1947年收入湖北十力叢書印行。本書作于熊十力精力最旺盛、哲思最暢達(dá)之中前期,匯集了熊先生論學(xué)的精華,為《新唯識(shí)論》之外的又一代表作。

熊十力(1885-1968)

原名繼智,字子真,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青年時(shí)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義后任都督府參議,并參預(yù)護(hù)法運(yùn)動(dòng)。三十四歲后慨然脫離政界,專心學(xué)問。曾入南京支那內(nèi)學(xué)院從歐陽竟無治佛學(xué),后應(yīng)蔡元培之聘任教北京大學(xué)??箲?zhàn)期間入蜀,先后應(yīng)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講學(xué)于復(fù)性書院、勉仁書院。1949年以后,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huì)議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54年后定居上海。

熊十力先生學(xué)貫古今,會(huì)通中西,融攝儒釋,自成一家,著有《新唯識(shí)論》《十力語要》《佛教名相通釋》《讀經(jīng)示要》《體用論》《乾坤衍》等書。其學(xué)說影響深遠(yuǎn),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復(fù)觀等皆為熊門弟子,熊十力亦被尊為現(xiàn)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

作品目錄

  1. “十力叢書”出版緣起
  2. 十力語要
  3. 題記
  4. 增訂十力語要緣起
  5. 十力語要卷一
  6. 十力語要卷一印行記
  7. 答張季同
  8. 與張君
  9. 答李生
  10. 與張申府
  11. 與張君
  12. 答友人
  13. 答敖均生
  14. 與張季同
  15. 答劉生
  16. 與張君
  17. 答韓生
  18. 再答韓生
  19. 答友人
  20. 答某生
  21. 與湯錫予
  22. 答王生
  23. 與友人
  24. 答云頌天
  25. 講詞
  26. 答鄧君
  27. 與賴生
  28. 答賴生
  29. 答客問
  30. 答某君
  31. 講詞
  32. 答薛生
  33. 答謝石麟
  34. 與賴振聲
  35. 答沈生
  36. 與賴生
  37. 與燕大明
  38. 與余生
  39. 答王維誠
  40. 答謝石麟
  41. 戒諸生
  42. 與張東蓀
  43. 答張東蓀
  44. 與張東蓀
  45. 與沈生
  46. 與友人
  47. 與劉生
  48. 與某報(bào)
  49. 答德國李華德
  50. 答朱生
  51. 與云頌天
  52. 與讀書周刊
  53. 答張生
  54. 與陳生
  55. 與高磵莊
  56. 答鄧念觀
  57. 重印周易變通解序
  58. 答諸生
  59. 答王生
  60. 談墨子
  61. 答袁道沖
  62. 答周生
  63. 與薛星奎
  64. 答劉公純
  65. 答韓裕文
  66. 與周生
  67. 附錄傳文六首志一首
  68. 十力語要卷二
  69. 與周開慶
  70. 復(fù)張東蓀
  71. 再答張東蓀
  72. 答朱進(jìn)之
  73. 答君毅
  74. 答滿莘畬
  75. 答唐君毅
  76. 答馬格里尼
  77. 答劉樹鵬
  78. 答李景賢
  79. 與友人
  80. 與湯錫予
  81. 答張德鈞
  82. 答李生
  83. 復(fù)性書院開講示諸生
  84. 與賀昌群
  85. 與劉冰若
  86. 韓裕文記
  87. 答任繼愈
  88. 解孟子口之于味章
  89. 答鄧子琴
  90. 答任繼愈
  91. 韓裕文記
  92. 答敖均生
  93. 答任繼愈
  94. 韓裕文記
  95. 與牟宗三
  96. 答張默生
  97. 答敖均生
  98. 附錄勉仁通訊:熊先生哲學(xué)釋疑
  99. 十力語要卷三
  100. 答某生
  101. 答牟宗三
  102. 與陶生
  103. 與薛偉猷
  104. 答酈衡叔
  105. 與蒙文通
  106. 答梅居士
  107. 與某雜志社
  108. 答謝幼偉
  109. 答毛君
  110. 答周通旦
  111. 答陳亞三
  112. 答張君勱
  113. 答謝子厚
  114. 答沈有鼎
  115. 答友人
  116. 再答友人
  117. 答牟宗三
  118. 答胡世華
  119. 與某生
  120. 答沈有鼎
  121. 答友人
  122. 與某生
  123. 答林同濟(jì)
  124. 說食
  125. 答牟宗三
  126. 答胡生
  127. 與陳從之
  128. 答謝隨知
  129. 與陳亞三
  130. 答某生
  131. 與陶闿士
  132. 示菩兒
  133. 答謝君
  134. 答謝幼偉
  135. 答張生
  136. 答周通旦
  137. 答鄧子琴
  138. 答鄧子琴
  139. 答江易鏵
  140. 答諸生
  141. 答友人
  142. 答張君
  143. 示諸生
  144. 與友人
  145. 答賀自昭
  146. 答牟宗三
  147. 答韓裕文
  148. 與陶君
  149. 答張德鈞
  150. 與孫穎川
  151. 與韓裕文
  152. 答李四光
  153. 答郭君
  154. 再答郭君
  155. 答某生
  156. 示張德鈞
  157. 曹慕樊記語
  158. 黎滌玄記語
  159. 與劉晦九
  160. 王準(zhǔn)記語
  161. 與友人
  162. 十力語要卷四
  163. 高贊非記語
  164. 與林宰平
  165. 與梁漱溟
  166. 與嚴(yán)立三
  167. 答友人
  168. 與彭云谷
  169. 答陶闿士
  170. 與梁任公
  171. 與陳真如
  172. 與或人
  173. 與或人
  174. 答湯錫予
  175. 答張俶知
  176. 答馬乾符
  177. 示張立民
  178. 與黃存之
  179. 答王平叔黃艮庸
  180. 示郝心亮李敬持
  181. 與高磵莊
  182. 示高贊非
  183. 示高佩經(jīng)
  184. 與鄧子琴宋莘耕張誖言
  185. 與侄非武
  186. 與文德?lián)P
  187. 與鄧子琴
  188. 與胡炯
  189. 答或人
  190. 與余越園
  191. 與胡展堂
  192. 與韓佯生
  193. 答友人
  194. 附錄周通旦記
4905

免責(zé)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wǎng)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hù),內(nèi)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nèi)容均為商業(yè)內(nèi)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wù),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xué)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nèi)容涉嫌侵權(quán),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jìn)行刪除處理!

參考資料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