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13.4K
1703

沈從文的后半生

作品簡介

這是一部“感動沈從文家人”的沈從文傳記,一部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一部獲得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獎”的新經(jīng)典傳記(增訂版)。

沈從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新增《沈從文的后半生:這是什么樣的故事》(絕境的故事,個人和時代關(guān)系的故事,創(chuàng)造力的故事,愛的故事,時間勝利的故事),并首次收入沈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沈從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最有力的候選人?!辈簧偃讼矚g這樣的說法,以此來加重對沈從文的崇仰和表達(dá)遺憾?!渡驈奈牡暮蟀肷?948—1988》認(rèn)為,這固然是個很大的遺憾,不過實在說來,獲獎與否并沒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對沈從文的認(rèn)識,能走到多遠(yuǎn)多深。1988年,遠(yuǎn)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爸匦掳l(fā)現(xiàn)”沈從文的工作仍將繼續(xù)……

從1948年始,沈從文在時代大轉(zhuǎn)折關(guān)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fù),成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業(yè)的起點。《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這部著作由此起筆,沿著他生命的坎坷歷程,翔實敘述他的社會遭遇、個人選擇和內(nèi)心生活,敘述他為始終不肯放棄的物質(zhì)文化史和雜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這部傳記,特別著力于呈現(xiàn)沈從文后半生漫長而未曾間斷的精神活動。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xù)、細(xì)密、復(fù)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了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扎,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xiàn)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歷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yán)的愛——一如他愛家鄉(xiāng)的那條長河,曾經(jīng)不知疲倦地抒寫那條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艱難,不知疲倦地抒寫歷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張新穎,1967年生,山東招遠(yuǎn)人,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曾任韓國釜山大學(xué)交換教授(200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xué)訪問教授(2006年),講授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文學(xué)評論家獎”(2006年)、第一屆“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批評家獎”(2008年)等多種獎項。

作品目錄

  1. 說明
  2. 上部 一九四八~一九六五
  3. 第一章 轉(zhuǎn)折關(guān)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fù)
  4. 一、恢復(fù)“年青”,“重新安排”
  5. 二、“癡人”之“夢”,“收拾殘破”
  6. 三、“紅綠燈”,“我們一代若干人必然結(jié)果”
  7. 四、神經(jīng)已發(fā)展到“最高點”上,“不毀也會瘋?cè)ァ?/li>
  8. 五、“悲劇轉(zhuǎn)入謐靜”,“大悲”
  9. 六、“把一只大而且舊的船作調(diào)頭努力”
  10. 七、理解“囈語狂言”,理解“恢復(fù)”和“重鑄我”
  11. 八、為什么選擇歷史文物研究
  12. 第二章 革命大學(xué):“越學(xué)越空虛”
  13. 一、“理論測驗在丙丁之間,且不會扭秧歌”
  14. 二、《老同志》
  15. 三、“提一提莫作踐瘋?cè)?,就很好了?/li>
  16.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
  17. 一、“因為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
  18. 二、“時代十分活潑,文壇實在太呆板!”
  19. 三、三兄弟
  20.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單獨”的生命、“有情”的傳統(tǒng)
  21. 一、到“群”里去
  22. 二、自己想寫的作品,想做的研究
  23. 三、對存在有了理會,對人生有了理會
  24. 四、生日
  25. 五、時代的鑼鼓聲,被土地的平靜所吸收
  26. 六、用溫習(xí)舊年來過舊年
  27. 七、“有情”的傳統(tǒng)
  28. 八、尾聲
  29. 第五章 雜亂的工作,紛擾的事
  30. 一、搬家、檢查
  31. 二、一個解說員和一個參觀者的故事
  32. 三、“外行”之“雜”
  33. 四、跛者不忘履
  34. 五、調(diào)動而未動
  35.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36. 一、濟南:“沒有人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自己倒知道”
  37. 二、南京、蘇州:“三姑爺來了!”
  38. 三、上海:“天不變,地不變,陳蘊珍可愛處也不會大變”
  39. 四、長沙:“除看《三里灣》也看看《湘行散記》”
  40. 五、湘西:“許多都像變了又像不變”
  41. 六、上海: 黃浦江里的艒艒船
  42.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學(xué),“不算是學(xué)問”的學(xué)問
  43. 一、“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44. 二、長子被劃成“右派”,“心中十分難過”
  45. 三、“不算是學(xué)問”的學(xué)問,“生命力還充沛的一種象征”
  46.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戰(zhàn)斗”和“抽象的抒情”
  47. 一、長篇寫作計劃的實施,老和病
  48. 二、服裝史計劃的開始
  49. 三、九妹
  50. 四、汪曾祺:“至少還有兩個讀者”
  51. 五、《抽象的抒情》
  52. 六、昧于“大時代”,執(zhí)迷“小煩瑣”
  53. 七、江西行(一):“白頭學(xué)作詩”
  54. 八、江西行(二):設(shè)想一部生活回憶錄
  55. 九、人與事
  56. 十、隔世
  57. 第九章 大動蕩前:“臨深履薄,深懷憂懼”
  58. 一、“一行行看下去,一字字改下去”
  59. 二、“無聊”及其轉(zhuǎn)向
  60. 三、《中國古代服飾資料》
  61. 四、“臨深履薄,深懷憂懼”
  62. 下部 一九六六~一九八八
  63. 第十章 大字報、檢查交代、抄家、批判會
  64. 一、大字報
  65. 二、檢查交代
  66. 三、抄家
  67. 四、批判會
  68. 第十一章 “連根拔除”前的日子
  69. 一、家人各有其難
  70. 二、“總得要個非黨對立面”
  71. 三、“白日驚沙迷眼前”
  72. 四、“解放”
  73. 五、告別
  74. 六、“連根拔除”
  75. 第十二章 湖北干校:遷移無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76. 一、452高地
  77. 二、遷移雙溪
  78. 三、文化史與詩
  79. 四、請求和答復(fù),暴雨襲擊下的屋子
  80. 五、“改業(yè)”之思、重病住院、申請
  81. 六、貧農(nóng)大院的小房間和紙上的六十個展柜
  82. 七、丹江
  83. 第十三章 “還得好好活在人間”
  84. 一、“不升天,不下地,還得好好活在人間”
  85. 二、“還有人記得我們啊!”
  86. 三、“令人痛苦”
  87. 四、改善
  88. 五、生活中添了些活潑氣氛
  89. 六、著急
  90. 第十四章 以“忘我”來恢復(fù)人的“潛伏能力”
  91. 一、“小處”和“大處”
  92. 二、南方之旅
  93. 三、有忙不完的事是“幸運”
  94. 四、傷害
  95. 五、以“忘我”來恢復(fù)人的“潛伏能力”
  96. 六、舊人舊事新識
  97. 七、漸行漸遠(yuǎn)
  98. 八、避震南行
  99. 第十五章 “出土”時期
  100. 一、“穩(wěn)住自己”
  101. 二、離開博物館,調(diào)入社科院
  102. 三、往來
  103. 四、擔(dān)心
  104. 五、出版、住房
  105. 六、費解
  106. 七、“我總算活過來了”
  107. 第十六章 “一個健康的選擇”之后
  108. 一、美國的講演
  109. 二、他鄉(xiāng)舊友新知
  110. 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111. 四、張兆和的工作
  112. 五、八十歲的驚喜
  113.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114. 一、猶及回鄉(xiāng)聽楚聲
  115. 二、日本之行
  116. 三、病
  117. 四、想象中的電影
  118. 五、小房間里的來客
  119. 六、老淚
  120. 七、最后的文字,最后的話
  121. 八、告別
  122. 九、逐漸完整起來的沈從文世界
  123. 十、張兆和
  124. 附錄一 死亡的誘惑,求生的掙扎
  125. 附錄二 沈從文的后半生:這是什么樣的故事
  126. 主要參考書目
  127. 初版后記
  128. 增訂版后記
  129. 影像 沈從文走過的路
1703

免責(zé)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wǎng)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nèi)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nèi)容均為商業(yè)內(nèi)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wù),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xué)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nèi)容涉嫌侵權(quán),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jìn)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生育制度

參考資料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