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24.7K
8320

冠長鼻龍

冠長鼻龍(學名Lophorhothon)意為“有冠飾的鼻子”,是一種小型鴨嘴龍亞科恐龍,化石是在1940年代發(fā)現于美國阿拉巴馬州達拉斯縣的一處露頭,屬于Mooreville白堊層,地質年代為坎潘階早至中期。冠長鼻龍是第一個發(fā)現于阿拉巴馬州的恐龍。

物種學史

正模標本(編號FMNH P27383)包含關節(jié)脫落的頭顱骨碎片及不完整的顱后骨骼,都存放在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內。正模標本被估計身長約4.5米。之后,有研究指出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黑溪組發(fā)現冠長鼻龍,年代也屬于坎潘階。

分類

自從冠長鼻龍的最初描述后,一直都有學者質疑這個屬的有效性。有研究認為冠長鼻龍其實是原櫛龍的幼年個體。另有研究指出它是原始禽龍類,但這假設沒有被普遍接受。更多的學者將冠長鼻龍分類為原始鴨嘴龍亞科恐龍,是所有其他鴨嘴龍亞科的姊妹分類單元。

正模標本

在1946年,Rainier Zangerl與Bill Turnbull發(fā)現冠長鼻龍的正模標本。冠長鼻龍的標本包含少于半個的頭顱骨、數節(jié)脊椎、及大部份前后肢,都是由Wann Langston, Jr.所描述。保存下來的頭顱骨骼包括了部份方骨、左下頜、牙齒、顴骨、淚骨、鼻骨、眶后骨、額骨、前額骨、顱頂骨、方軛骨、以及部份前齒骨。這個標本很有可能經由河流沖入海洋,下沉及埋藏在密西西比河海灣的碳酸鹽沉積淤泥中。

8320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篇:纖角龍
下一篇:小頭龍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