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25.6K
4483

爪哇金絲燕(燕窩)

爪哇金絲燕:別名燕窩、金絲燕,為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鳥類,原產于亞洲南部地區(qū),包括中國、越南、緬甸、泰國、柬埔寨、印尼等地,棲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地。1818年命名,共8個亞種。中醫(yī)認為燕窩有補肺養(yǎng)陰、化痰止咳、潤燥澤枯、生津益血、補中益氣的功能,主治肺勞、咳嗽、咳血、虛損、痰喘、久痢、久瘧等癥。燕窩有白燕窩、毛燕窩、血燕窩及燕根等。初次做窩,潔白透明,無雜質,為白燕窩(官燕),為上品。如燕窩被采,向后筑巢的順序為毛燕窩、血燕窩和燕根,它們的質量也依次降低。

小型食蟲攀禽,體色深棕色或黑褐色,有金屬光澤。通常筑巢于懸崖巖縫中,以分泌的唾液筑巢,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窩。燕窩白色和半透明塑膠碟狀,含有多種氨基酸,以及糖、無機鹽類等,營養(yǎng)豐富、鮮嫩可口、容易消化。

科目分類:雨燕

生存環(huán)境:草原

顏色分類:褐色_黑色

性情分類:攀禽

最大體型:13cm

遷徙類型:候鳥

壽命年限:15年

適宜溫度:20℃±10℃

食物飼料:昆蟲

爪哇金絲燕形態(tài)特征

體長11-13cm,重8-15克。頭頂、兩翼和尾羽更為暗濃,腰帶斑較淡。臀部往往呈現較淡的灰色,但可變且看起來均勻。下體為灰褐色,除了近乎黑色的底部隱形,顯出分叉尾部。羽軸略呈暗褐色。翅膀黑色,尖長越過尾端、是尾巴長度的兩倍,著陸后雙翼折迭。嘴形短闊而平扁,但喙裂較寬。大尾巴呈扇形不分叉,上下均為黑色。跗骨短,裸露或微被羽,足大多呈前趾型。

爪哇金絲燕生活習性

由于爪哇金絲燕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筑巢,它們已經進化出使用咔噠聲回聲定位的能力,常在空中捕食昆蟲,常常與其他種類的金絲燕和雨燕一起組成大群一同捕食。通常筑巢于崖隙、天然巖洞和人類居住的房屋中。它們的唾液腺非常發(fā)達,能用自己的唾液在海邊的懸崖峭壁上營巢。

爪哇金絲燕飼養(yǎng)方法

是食蟲動物,主要捕捉有翅膀的節(jié)肢動物。它終日沿著海岸、島嶼飛行捕食飛蟲,幾乎很少休息。飛行時不似家燕那樣作急劇轉折,這是因為它的尾羽不呈叉狀的緣故。

爪哇金絲燕雌雄分辨

雌雄相似。

爪哇金絲燕繁殖方式

爪哇金絲燕全年可繁殖,在10月至來年的2月達到高峰期。每天花費大約25分鐘來建造巢穴,大約45天才能完成。通常每對鳥會每窩產2枚白色橢圓形無光澤的卵。孵化期平均23天。雛鳥需要大約43天的時間發(fā)育和生長即可離巢,巢穴內雛鳥的存活率約為50%。死亡原因主要是卵和雛鳥從巢里掉下來。

4483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