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32.7K
8950

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利比里亞聯(lián)盟黨領袖)

埃倫·約翰遜-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1938年10月29日—) ,利比里亞政治家、經濟學家、利比里亞聯(lián)盟黨領袖。曾在世界銀行、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等國際機構擔任高級官員。

2006年1月16日當選利比里亞總統(tǒng),成為非洲歷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2011年10月7日,瑟利夫與活動家萊伊曼-古博薇及也門活動家塔瓦庫爾-卡曼因維護婦女權益共同獲得2011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2011年11月10日,根據(jù)利比里亞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初步統(tǒng)計,現(xiàn)任總統(tǒng)埃倫·約翰遜-瑟利夫以90.8%的得票率贏得利比里亞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成功連任。

2018年1月,被開除黨籍。

個人經歷

瑟利夫,早年在美國求學,畢業(yè)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會計專業(yè),同時也獲得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經濟學學位,并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1956年她與James Sirleaf結婚,后來兩人離婚。她有四個兒子和八個孫子女。她最大的侄子Emmanuel Sumana Elsar Sr在她2005年總統(tǒng)選舉中擔任政治發(fā)言人。

約翰遜-瑟利夫有著豐富的從政和在金融行業(yè)工作的經驗。她曾擔任利比里亞駐聯(lián)合國官員,還在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美國花旗銀行駐肯尼亞的分支機構、世界銀行以及一些私人金融機構工作過。

作為利比里亞團結黨的領導人,約翰遜-瑟利夫在利比里亞政壇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人們的尊重,享有“鐵娘子”的美譽。

20世紀70年代,約翰遜-瑟利夫曾在利比里亞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1980年利比里亞發(fā)生政變后,約翰遜-瑟利夫被迫流亡國外。1985年她回國競選議員,但被當時的塞繆爾·卡尼翁·多伊政府以“肆意煽動”的罪名判處10年監(jiān)禁。在社會各界壓力下,她在關押幾個月后被釋放出獄,但仍受到跟蹤和監(jiān)視。1989年泰勒發(fā)動政變推翻利比里亞政府后,約翰遜-瑟利夫再次被迫流亡。

1997年7月,利比里亞舉行總統(tǒng)選舉,約翰遜-瑟利夫曾作為13個總統(tǒng)候選人之一參加了角逐,但因只得到10%的選票而未能如愿。

在2005年10月11日利比里亞舉行的第一輪總統(tǒng)選舉中,約翰遜-瑟利夫獲得20%的選票,在22名候選人中位居第二。2005年11月8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中,約翰遜-瑟利夫獲得了59.4%的多數(shù)票。2005年11月23日,利比里亞全國選舉委員會宣布約翰遜-瑟利夫在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中勝出,當選為利比里亞總統(tǒng),同時也是非洲歷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tǒng)。2006年1月16日宣誓就職,成為非洲歷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

2010年1月,她在國會上宣布她會參加2011年的總統(tǒng)選舉以謀求第二個任期。在2010年10月31日的聯(lián)盟黨代表大會上,她被推舉為該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同一天,她也提名現(xiàn)任副總統(tǒng)Joseph Boakai繼續(xù)作為她的搭檔一起參選。

2011年10月7日,2011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利比里亞女總統(tǒng)艾倫-約翰遜-瑟利夫及其同胞女權活動人士萊伊曼-古博薇,和也門女記者塔瓦庫爾-卡曼因為女性的安全和權力而進行非暴力斗爭而被授予2011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2011年11月23日,利比里亞全國選舉委員會宣布約翰遜-瑟利夫在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中勝出,連任總統(tǒng)。

利比里亞女總統(tǒng)埃倫·約翰遜·瑟利夫為維護女性的安全和權力進行的非暴力斗爭使其獲得了2011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家庭背景

她具有1/2的來自父親的Gola族(利比里亞的一個種族)血統(tǒng),和來自母方的德國和Kru族(利比里亞的一個種族)的血統(tǒng)(外祖父是德國人,外祖母是Kru族人)。

她父親Jahmale Carney Johnson生于貧窮的農村。后來搬到蒙羅維亞,由于他對利比里亞第一位本國總統(tǒng)希拉里·約翰遜非常忠誠,所以姓氏更換成Johnson并被別的家庭撫養(yǎng)長大,后來他成為第一個本國出生的國會議員。

她母親生于利比里亞Greenville地區(qū)的窮人家庭。當利比里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對德國宣戰(zhàn)后她外祖父就逃離了該國,后來她外祖母Juah Sarwee把她母親送到了蒙羅維亞,同樣被別人收養(yǎng)長大。

教育經歷

約翰遜-瑟利夫1938年生于蒙羅維亞。1948到1955年在首都的西非學院學習經濟和會計學。17歲時與James Sirleaf結婚,1961年她隨丈夫一起旅行到美國并在位于威斯康辛州麥迪遜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繼續(xù)深造會計學,后來獲得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經濟學學位。1969到1971年她在約翰·F·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經濟與公共政策學,并獲得公共行政碩士。之后回國在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政府中工作。

事業(yè)

1972到1973年她擔任助理財政部長。在對開支產生意見分歧后她辭了職。1979年到1980年4月政變發(fā)生前,她擔任總統(tǒng)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內閣中的財政部長。之后她離開利比里亞從事金融工作。在1997年的總統(tǒng)選舉中,她以9.58%的得票率位居第二,遠比第一的查爾斯·泰勒的75.33%落后很多。2005年,她再次競選總統(tǒng),以59.4%得票率戰(zhàn)勝40.6%的喬治·維阿,成功當選,2006年1月16日就任。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非洲女總統(tǒng)。

2011年總統(tǒng)大選第一輪投票于10月11日舉行,71.8%選舉人參與了投票,她獲得43.9%的得票率,來自民主變革會議(Congress for Democratic Change)的候選人Winston Tubman獲得32.7%位列第二。由于二人沒有獲得絕對多數(shù),因此同年11月8日舉行了第二輪投票。Tubman宣稱瑟利夫的支持者壟斷了第一輪投票,因此他呼吁他的支持者抵制第二輪投票,導致只有38%人參與投票。最終選舉委員會于11月15日公布瑟利夫贏得90.7%的選票(她得到607,618張選票,Tubman獲得62,207張)成功連任總統(tǒng)。

2018年1月14日,利比里亞執(zhí)政黨表示,即將離任的利比里亞總統(tǒng)瑟利夫已被開除黨籍,原因是在2017年12月的總統(tǒng)大選中沒有支持接替她的候選人。

8950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yè)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