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創(chuàng)建
18.4K
3822

塞爾日·阿羅什(法國物理學家)

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是一名法國物理學家。

1944年9月11日出生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法國公民,已婚,有兩個孩子。

1971年從巴黎第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法蘭西大學教授,研究輕粒子和光子。是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會員。2012年與美國科學家大衛(wèi)·維因蘭德共同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個人狀況

1944年9月11日出生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法國公民,已婚,有兩個孩子。

1971年從巴黎第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教育經(jīng)歷

本科:巴黎高等師范學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1963年-1967年

博士:皮埃爾與瑪麗·居里大學(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物理學博士)1971年

工作經(jīng)歷

1967年-1971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971年-1973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973年-1975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

1973年-1984年: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級講師

1972年-1973年,1976年,1979年: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

197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1981年: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1984年-1993年:耶魯大學教授(兼職)

1975年-2001年:皮埃爾·瑪麗·居里大學物理學教授

1982年9月-2001年: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教授1991年12月-2001年:法國大學研究所院士

1994年-2000年: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物理系主任2001至今:法蘭西大學教授,量子物理學會主席

2019年:四川西南航空職業(yè)學院客座教授

榮譽獲獎

1988年:愛因斯坦獎

1992年:洪堡特獎

1993年:邁克爾遜獎章

1993年:阿爾伯特·麥克爾遜獎

2002年:歐洲物理學會量子電子學獎

2007年:美國光學學會查爾斯·哈德·湯斯獎

2009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金獎)金獎

2010年:德國物理學會和美國光學學會赫伯特·瓦爾特獎

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與機構

法國物理學會

歐洲物理學會(EPS)

1988年,1990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研究員

2009年:巴西科學院院士

2009年:歐洲科學院院士

成果

塞爾日·阿羅什?的工作屬于物理學三大領域中的“原子分子與光物理”部分(另兩個是粒子物理和凝聚態(tài)物理)。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學,對量子光學中的量子電動力學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在實驗量子力學領域享有盛名。

他在腔電動力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在一個腔體中觀察到單原子自發(fā)輻射有所增強;利用光學微腔實現(xiàn)了對單個原子的囚禁;單個光子的量子非破壞測量;直接測定了腔體中的場量子化;直接監(jiān)控介觀量子退相干現(xiàn)象;實現(xiàn)了光子存儲;完成了量子信息過程的許多步驟比如產(chǎn)生原子-原子、原子-光子的糾纏態(tài);實現(xiàn)了將光子和原子作為“量子比特”的量子邏輯門操作。

3822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wǎng)友創(chuàng)建、編輯和維護,內(nèi)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nèi)容均為商業(yè)內(nèi)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yè)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yè)人士。

如您發(fā)現(xiàn)詞條內(nèi)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刪除處理!

標簽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