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牛
摘要:原牛,學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種體型龐大、力大無比的牛只,雜食性,已絕種。其學名起源于德語,意謂原始牛只。 [閱讀全文]
摘要:原牛,學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種體型龐大、力大無比的牛只,雜食性,已絕種。其學名起源于德語,意謂原始牛只。 [閱讀全文]
摘要:野牦牛是偶蹄目??婆俨溉閯游?,又稱亞歸、髦牛。頭形稍狹長,臉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對小,頸下無垂肉,四肢粗壯,蹄大而寬圓, 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頭臉、上體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體側(cè)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長毛;尾部長毛形成簇狀,下垂到踵部;頭上的角為圓錐形,表面光滑;上顎無牙,下顎的牙也不大。雄性個體明顯大于雌性。壽命約為25—30年。 [閱讀全文]
摘要:印度野牛是偶蹄目牛科牛屬哺乳動物。體形碩大。雌雄均有粗大而光滑的角,角基粗扁,角端尖細,并斜向后彎曲;耳鼻寬大,肩峰高聳,全身肌肉壯實有力;四肢健壯;體毛較短。全身棕褐色,額部白色;肘、膝部以下為白色。 [閱讀全文]
摘要:歐洲野牛是偶蹄目??苿游?。體長為220-300厘米,尾長40-60厘米,體重450-1000千克。雌獸和雄獸均有角,角細長,角先向內(nèi),再轉(zhuǎn)向上,然后向前彎曲,兩角尖再向內(nèi)彎曲,雌獸的角較短細。頭部較小,吻鼻部裸露,眼小,耳短。頸部較短,從下頰至胸部有明顯的垂毛。 [閱讀全文]
摘要:美洲野牛是鯨偶蹄目??埔芭賱游?。美洲野牛和歐洲野牛較像。美洲野牛頭大,嘴較短,頸部短而肥胖,前半身較大,后半身較小,看上去不太勻稱,肩部高高隆起,軀干明顯向后傾斜,臀部較低;雌雄均有角。 [閱讀全文]
摘要:沙氏巖羚(學名:Raphicerus sharpei):是偶蹄目、???、巖羚屬的哺乳動物。體型較小,體重7-16千克,身高45-55厘米,頭體長65-75厘米。該物種的雌性比雄性稍大。體色為淺紅色至紅褐色,中間有白色斑點,使它們看起來有些灰白。面部兩側(cè)、前額、口吻上部和四肢外側(cè)呈黃褐色。腹部、頸部下方、腿內(nèi)側(cè)和耳朵呈淺黃色。眼睛周圍有一個白色的環(huán),沿著鼻口兩側(cè)延伸到鼻腔。 [閱讀全文]
摘要:黑耳巖羚(學名:Raphicerus melanotis):是偶蹄目、???、巖羚屬的一種哺乳動物。是一種體型很小的小羚羊。肩高45-55厘米,體重8-23千克。雄性有6.5-13厘米長的尖角,皮毛顏色也比雌性深。背側(cè)均具有紅褐色的皮毛,下體為紅色,喉嚨為紅黃色。從頸背到腿的上半部綴滿白色的毛梢。耳朵很大,內(nèi)側(cè)有白色放射狀條紋。側(cè)蹄很小,有時不存在,并且有小的假蹄。足腺和眶前腺均存在且發(fā)育良好。 [閱讀全文]
摘要:普氏原羚是偶蹄目??圃鐚賱游?。普氏原羚體長約1.1米,體重20-30千克,肩高約50厘米,雄羚長有一對具有環(huán)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內(nèi)彎,角長約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壯,近角尖處顯著內(nèi)彎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對鉤曲;雌羚無角;頭型寬短,吻部也寬闊,四肢粗細適中,尾短;通體枯黃褐色,臀部白色,嘴唇黑色,頜下白色,胸、腹、四肢內(nèi)側(cè)白色。 [閱讀全文]
摘要:藏原羚(學名:Procapra picticaudata):是???、原羚屬動物。體形比普氏原羚瘦小,體長84-96厘米,體重11-16千克,僅雄性具角,角細而略側(cè)扁。耳朵狹而尖小。四肢纖細,蹄窄;被毛濃而硬直,臉、頸和體背部呈土褐色或灰褐色,臀部具一嵌黃棕色邊緣的白斑,其背部暗棕色,腹面、四肢內(nèi)側(cè)及尾下部白色。 [閱讀全文]
摘要:蒙原羚(學名:Procapra gutturosa):是???、原羚屬的一種羚羊。通稱黃羊。體長100-150厘米;肩高54-84厘米;重量20-39千克。 黃羊夏毛較短,為紅棕色,腹面和四肢的內(nèi)側(cè)為白色,尾毛棕色。冬毛密厚而脆,但顏色較淺,略帶淺紅棕色,并且有白色的長毛伸出,腰部毛色呈灰白色,稍帶粉紅色調(diào)。臀部有白色的斑,不算大,但十分明顯,尤其是冬季。鼠蹊腺發(fā)達。它的四肢細長,前腿稍短,角質(zhì)的蹄子窄而尖。 [閱讀全文]
摘要:侏羚(學名:Ourebia ourebia ):頭體長92-140厘米,肩高50-70厘米,體重14-21千克。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有蹄類動物,也是羚羊亞科中最小的羚羊。雄體具細長的尖角,體型優(yōu)美,頸部長,耳大,腿部纖細,尾巴短而黑,底部有白色。皮毛柔軟有光澤,體背毛淺黃到紅褐色,腹部白色。每個膝蓋都有一長串毛發(fā)。 [閱讀全文]
摘要:山羚(學名:Oreotragus oreotragus):是偶蹄目、??啤⑸搅鐚俚牟溉閯游?。荷蘭語為“山巖的跳躍者”,肩高約55厘米,毛厚而粗,黃灰相間,有灰白花斑,幾乎無尾。雄性有短而尖的角,一般長20-25厘米,有時雌性亦有角。有鈍而圓的蹄尖站立,以踩高蹺般、蹦蹦跳跳的姿態(tài)奔跑。 [閱讀全文]
摘要:桑島新小羚(學名:Neotragus moschatus):是偶蹄目、牛科、新小羚屬的唯一物種,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羚羊。體長57-62厘米,尾長11-13厘米,肩高30-41厘米,角長5-13厘米;體重4-6千克。眼睛有黑環(huán),外形皮毛暗棕色,有不明顯的斑點,腹部是白色。耳朵上有明顯的粉紅色,僅雄性有短角,生長靠近頭顱,向后彎曲,角在基部有環(huán)紋。雌性則沒有角。 [閱讀全文]
摘要:皇家島羚(學名:Neotragus pygmaeus):是偶蹄目、???、島羚屬動物。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毛色為淡褐色,身體下部的顏色較淺。雄性皇家島羚長出一對非常小的黑色犄角,這些角光滑且呈圓錐形,最大長度可達3.5厘米。 [閱讀全文]
摘要:貝氏島羚(學名:Neotragus batesi):是偶蹄目、??啤u羚屬動物。是一種體型很小的羚羊,體重2-3千克,體長50-57.5毫米,尾長45-50厘米。雌性通常比雄性大。只有雄性有非常短的角,通常長度為2-4厘米。身體呈駝背,前傾的形式,肩膀低于臀部。腿非常纖細。體背的皮毛整體光滑發(fā)亮,呈深栗色至暗紅棕色,側(cè)面變得較淺。底部發(fā)白。短尾巴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棕色。 [閱讀全文]